“无名无款,只此一卷;青绿千载,山河无垠。”
1905电影网专稿虎年春晚上,一段古意盎然、雅致清丽的舞蹈诗剧《只此青绿》选段,让900年前的民族瑰宝《千里江山图》穿越时空,惊艳了无数观众。
舞者们通过静待、望月、垂思、独步、卧石等一系列丰富想象力的情景动作,让青绿山水从古老画卷中流淌而出,勾勒出如诗似幻的山河图景,尽显中华传统文化之美。
从2021年8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次“展卷”,《只此青绿》曾先后亮相《国家宝藏》、B站、春晚等多个舞台,目前正在进行的二轮全国巡演依然一票难求。面对观众的喜爱和热情,总编导周莉亚、韩真在中国电影报道专访中独家透露,《只此青绿》电影版已在计划中,有望制作两个版本。“一个是真正的电影版本,一个是舞台拍摄版本,届时将会向全世界发行。”
Vol.1
以蹁跹舞姿勾勒山河图景 《只此青绿》如何诞生?
春晚上亮相的6分钟群舞段落,仅仅是舞蹈诗剧《只此青绿——舞绘千里江山图》中的短短一段。全剧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: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因潜心钻研,走入了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内心,伴其历经了呕心沥血绘制《千里江山图》的宝贵时光。
如何想到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《千里江山图》化为舞剧?要追溯到2017年《千里江山图》在故宫博物院的展出。当时的惊鸿一瞥,在两位导演心中种下了灵感的种子。“《千里江山图》最大的魅力,在于它的大写意。王希孟在长卷中铺排的青绿节奏感,就如同舞蹈一般充满韵律。”
2017年《千里江山——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》
周莉亚和韩真作为中国舞坛的“双子星”,有着丰富的舞剧编导经验,但《只此青绿》的创作过程依然压力巨大。这一方面源于《千里江山图》在中国书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,另一方面,关于画家王希孟的记载寥寥无几,仅有蔡京的七十七字跋文。
如何让经典“活”起来,两位编导和团队耗时8个月的时间搜集资料,看遍了宋代的诗词绘画,最终灵机一动,想到将作画过程中的五种工艺融入其中,通过“唱丝”“寻石”“习笔”“淬墨”等劳动场面,将观众带入到画家的创作世界。
韩真如此解读:“这条路是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底色发展而来的。我们将对工艺人的描述,与王希孟的艺术家灵魂结合起来,让它们靠在了一起。”“无名无款,只此一卷,青绿千载,山河无垠”——这一主题也是主创为这份默默付出、古今传承的工匠精神,绘制的最美赞歌。
评论列表 (0条)